Tuesday, April 8, 2008

未來亞洲將成為世界上胖人最多的地方

東南亞胖子大馬最多‧巴森:大肚腩會致病

(吉隆坡)大馬的肥胖人口排行東南亞第一,48%的男性和62%的女性擁有大肚腩

馬來西亞國民體型(MySon)調查顯示,大馬的肥胖人口在近10年內激增78%,和10年前的24%比較,目前大馬54%的國民擁有梨形或蘋果形身材。

歐洲心臟病學會主席積皮爾斯巴森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,腹部肥胖即俗稱的大肚腩,絕不是普通的肥胖,分分鐘可能引發一連串的心血管代謝疾病(CMR),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、心臟病、高血壓和中風的風險。

腰圍與患冠心病機率成正比

他指出,研究發現,腰圍與罹患冠心病的機率成正比,腰圍過大的人患上高血壓的機率比常人高出2.5倍、患糖尿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.3倍。

他說,雖然腹部肥胖與生活習慣關系密切,但也與遺傳脫離不了關系,事實顯示,亞洲人比歐洲人更容易囤積腹部脂肪,而男性又較女性偏多。

“歐洲人體型較高大,因此身體所攝取的脂肪較容易分散到其他部位;由於身體結構的關系,女性的脂肪一般積存在臀部,不像男性那樣容易囤積在腹部。”

巴森解釋,腹內的脂肪細胞與皮下脂肪不同,它不會儲存在皮下,而是囤積在內臟周圍,增加體內的胰島素抗性、血糖及三酸甘油酯,并使好的膽固醇下降,影響血糖代謝。

肥胖普及化年輕化

“生活習慣的改變不只令肥胖普及化,甚至年輕化,現在中風、心臟病、糖尿病等疾病不再只是威脅中年人的生命,青少年患病的機率也大幅度上升。”

他表示,要預知腹內肥胖程度最簡單的方法便是測量腰圍,以亞洲人的標準而言,凡是腰圍超過90公分(35.4吋)的男性及80公分(31.5吋)的女性,或體重指數(BMI)超過29的人,將比常人更容易患上心血管代謝疾病。

他指出,告別大肚腩,離心血管代謝疾病的唯一方法是“少吃多做”,遠離煙酒,飲食均衡及多做運動。

心血管代謝疾病高風險群
男性:腰圍超過90公分(35.4吋)
女性:腰圍超過80公分(31.5吋)

轉載自星洲日報‧2008.04.05

No comments: